在恩典中同行

2025年11月2日 勞漢豪宣教師

各位弟兄姊妹,我來到海南堂這個大家庭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還記得最初戰戰兢兢的來到,心中帶著懷疑:「究竟我從牧養智障人士的群體,來到一所充滿歷史的堂會,我真的可以嗎?」但我確知這是上主的帶領,也知道在牧職路上,主必與我同在。感謝主!感謝顧問牧師、同工、值理和很多弟兄姊妹的幫助,讓我很快便適應不同的工作及認識這個有七十四年歷史的大家庭。透過認識本堂的歷史,參與在不同的牧養工作,無論堂會還是學校中,在接觸不同的肢體、學生,漸漸看到上帝在海南家的恩典痕跡,亦有上主獨特的心意,一直塑造着這群體的氣質,就是一間願意「與鄰舍共渡患難」的教會。

這豈不是與上主對我的呼召相吻合嗎?昔日上主透過服侍露宿者的經歷,呼召我踏上接受神學裝備,全職事奉的路,而希望「與弱勢者同行」。神學畢業後,主讓我有機會體會健障共融的服侍,但上主一步步擴闊我對「弱勢」的理解,原來弱勢不單在獨特群體,弱勢在移民潮下的留守長者;弱勢在病患者;弱勢在今天青黃不接的教會;弱勢在收生不足的幼稚園;弱勢在我們所在的中學……我漸漸體會更重要的是「同行」,一起在主愛裏靠主堅固,共渡患難,彼此安慰。感謝主,透過牧職,補充及擴闊我對主的呼召的理解,讓我明白這是召命的持續成長與進深。

從神學畢業進入牧職,至今已經7年了,更有幸於2021年10月被區會差遣為本會宣教師,當中經歷上主的雕琢,又領受很多的愛與恩典,當思考自己的牧職可以如何成長?為主擺上更多?感恩透過與林永生牧師、值理們、一些牧長的探討和鼓勵,我希望成為終身的聖職人員,按立為本會牧師。努力地宣講聖言、施行聖禮並帶領教會的聖工,牧養主的群羊,邀請大家祈禱記念。

我明白,或許教會的黃金時代已過,時勢並不容易,海南堂在經過植堂、社會運動及移民潮的衝擊下,我們和香港大部分教會一樣,老化嚴重、青年流失、事奉人員不足、牧養照顧的需要增加等。但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困難,這需要我們更加以信心緊緊倚靠耶和華,也是與我們的夥伴彼此同行連結,共建合一教會的契機,或許是本會的其他堂會、或許是社區中的其他教會和機構、或許是醫院中的院牧等,我們需要更多的連結去回應社會的需要。

困難中我卻看到,上主繼續使用我們這小小的教會守護鄰舍,亦帶來很多的福音機遇,弟兄姊妹,你看到我們可以繼續為主做些什麼嗎?

海南堂有熱心探訪的肢體,體現彼此相顧的心,我們的探訪隊每週出隊,甚至更多,是很多教會中少見的。讓年老體弱的肢體,定期或在家中或院舍等,舉行聖餐聚會,不致感到孤單被遺棄,這探訪的傳統自雲牧師開始,至今都沒有變,未來我們需要牧者繼續施行聖禮,與探訪隊並肩同行,關顧有需要肢體。

十多年來,我們竭力在扶輪中學和基華幼稚園,兩個校園中的福音工作中努力,確實一間小的教會,在兩個校園展開工作,是吃力的。我們的能力不大,但是堂校合作多年,建立的信任關係十分穩固,我們願意同行的心,校方亦是知道的,盼望透過穩定的團隊,我們的校園工作將祝福及培育更多生命。我常思考,我們有一眾擁有堅毅生命力的長輩們,中學有新來港、各樣需要,普遍缺愛的青年,相信定能擦出火花。

全港唯一有海南語傳譯崇拜的教會,就是我們獨特的使命,感謝主繼續使用我們,每年都有海南人來到參與崇拜。感謝海南團契的團友,多位都是我的海南話老師,讓我懂得以海南話頌讀使徒信經及主禱文,我看到他們真的很努力,希望把海南同鄉帶到上主的面前,常被他們激勵,希望有天我能以海南話唱詩,求主繼續使用我們。

最後,感謝上主把我帶到這充滿愛和包容的教會,讓我在迷惘無助的時候有一個家,常感到被關心,被小確幸包圍。展望未來,很期望與我們的信二代青年,為教會的未來一起打拼,感謝他們一直很努力的事奉主,相信大家都看得見,請常常在禱告中記念他們。弟兄姊妹,盼望我們在不容易的時勢中,繼續以愛與我們的鄰舍同行,以使徒保羅勉勵提摩太的話共勉。

上帝恩言:「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而是剛強、仁愛、自制的心。」(提摩太後書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