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鄺健滔先生
自基甸與三百勇士大敗了米甸的軍隊後,基甸就開始走下坡。經文的表面好像是美好的描述,因為 8 章 28 節指出米甸人就被制伏並且不能再抬頭了。可是表面的風光又是否代表美好呢?正如一句英文片語,一本書的內容比它的封面更重要。所以,大家不可因為表面的成功,就以為是上帝的祝福,背後可能隱藏了更大的危機!
其實,太平的出現是因為上帝的恩典和應許,並且結局的時候未到。所以,太平只是表面打勝仗,不再受欺壓,都是美好的假象。若留心經文,整個第八章就再沒有上帝發言了,並且最終百姓又再陷入罪中。對比第六和七章的內文,耶和華的名字在第八章出現得很少。當中,耶和華的名字主要都是出自基甸的口,並不是上帝的吩咐。頭兩次的出現,基甸提及耶和華是因為對疏割人不滿,又因為米甸王殺了自己的兄弟,故此借上帝的名要殺他們。可是,這真的是上帝心意嗎?同樣,第三次,基甸又用耶和華的名,但都是虛假的藉口。他先表示了自己和一家都不願管治百姓,可是經文說穿了他的心意。而且,經文更指出百姓因他陷入了與以弗得行淫的局面,十分敗壞。另一方面,他又有許多妻子和兒子,這明顯上與外邦君王沒有分別。
可見,當時的百姓因為勝利,就沖昏了頭腦,卻忘記了勝利的原因是上帝的同在。雖然作為領袖帶頭使百姓陷入罪中是錯的,但百姓當中連一個反對的人都沒有?難度他們完全沒有反對的能力和覺悟?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看重了基甸的成功而蒙蔽了上帝的同在。結果第八章的結尾再指出他們又再陷入罪中了。
難度基甸的轉變百姓察覺不到?其實一直的不反對,就是縱容基甸一次又一次的錯,最終使全部以色列人忘記了耶和華-他們的上帝。所以,我們看事情,不可只看成功的表面,更不可因為盲目的服從就認為沒錯了。因為無論有何風光的日子,總會過去的,唯獨遵行上帝的心意,才有永恆的價值。信徒應當如此,若然不是這樣,並不是在服事主,而是在服事自己了。
上帝恩言:「我們愛上帝,又實行他的命令,由此就知道我們愛上帝的兒女了。」(約翰一書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