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劉穎欣姑娘
在基督教信仰中,洗禮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聖禮,象徵著信徒從罪中被潔淨,並與基督一同進入新生命,承載著上帝的恩典和救贖計劃。不同的宗派對洗禮有著各自的理解,但這些差異都無損其核心的意義:表明信徒與基督的聯合,以及他們對信仰的公開見證。
洗禮在形式上主要分為灑水禮和浸禮。灑水禮是將水灑在受洗者的頭上,象徵著聖靈的澆灌和罪得赦免的恩典。這種方式廣泛使用於路德宗和改革宗等教派,既適合嬰兒也適合成人。相比之下,浸禮則是讓受洗者全身浸入水中,體現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的象徵意義。浸禮強調舊生命的結束與新生命的開始,特別常見於浸信會、宣道會。
除了形式上的差異,不同教派在洗禮對象上也存在分歧。嬰兒洗禮常見於天主教、東正教以及部分新教教派,認為洗禮是一種恩典的記號。這種觀念強調神的恩典先於人的行為。然而,浸信會、宣道會等教派則主張信徒必須在能理解信仰的基礎上,公開承認自己的信心後才能接受洗禮。他們認為洗禮應該是一個有意識的選擇,見證信徒對基督的委身,因此不承認嬰兒洗禮和灑水禮。因此如果接受了灑水禮的信徒需要轉會進入這些宗派的教會便可能需要重新接受浸禮。
此外,洗禮還有一個重要的群體意義——它標誌著受洗者成為教會的一員。透過洗禮,信徒進入基督的身體,與眾肢體共享屬靈的資源和使命,並攜手承擔見證福音的責任,並藉此見證那位賜下新生命的神的榮耀。
上帝恩言︰「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是要我們行事為人都有新生的樣子,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我們若與他合一,經歷與他一樣的死,也將經歷與他一樣的復活。」(羅馬書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