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的青年牧養

2024年12月8日 勞漢豪宣教師

這八個月來,有幸在探訪及不同團契當中,認識不同年齡層的兄姊,另一方面也參與在學校的牧養工作中,帶給我前所未有的經驗,讓我這青年牧養的新手帶來很多的思考,藉此與大家分享。

青少年斷層,在香港教會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現象,很多的教會都提倡「青年是教會的未來」,紛紛出招,應對危機,希望吸引更多年青人進入教會。可是,身邊的教牧同工都慨嘆,今天的青年牧養工作有相當的困難,實在需要更多的經驗分享,互相取經。

困難在於,今天的教會已不如數十年前的光境,在一個青年普遍物質、資源、娛樂、資訊貧乏的社會中,教會確佔有優勢。反之,今天的教會需兼顧崇拜、牧養不同肢體等恆常運作,相比社會上,專門做青年工作的社福機構、單位等,資源相對缺乏。面對困難卻讓我反思,既然教會對青年是不太吸引的,那為什麼還有青年人在教會中?是什麼因素讓他們留在教會?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幫助我們認識教會的獨特之處。

當中最大的原因,相信並不光是那精彩的興趣班或活動,返璞歸真,教牧同工、導師、哥哥姐姐、叔叔姨姨對他們的接納和關心,彼此建立的關係,應才是關鍵因素吧。我們常用家來比喻教會,外面的餐廳總比住家飯好吃,外面好玩的東西也比家裏多得很,但今天依然很多年青的孩子回家,同樣地也有很多不想回家……

我相信牧養的工作並非存在何時何地何人均合適的「策略」,因為對象是一個個上主獨特的創造,他們的處境也不斷在改變。唯有學習主基督「道成肉身」的典範,進入一個個處境中,才能更明白對方身、心、社、靈各方面的需要,明白需要,才能合宜的同行。進入扶輪中學,才逐漸認識這複雜又獨特的處境:新移民、跨境生、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早出晚歸的基層家庭等,是一個個正等待我們同行的青年人,我們願意接納和關心他們嗎?

上帝恩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 1:14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