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群體

林永生牧師
2022年7月3日

使徒行傳2:41-47紀錄第一間教會的「活力」〈The Living Church〉:「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
他們。」〈46-47節〉弟兄姊妹擁有親密的關係歡天喜地,彼此接納,彼此相愛,教會增長!
帕爾默〈Parker J. Palmer〉是一位神學家。他一生思考「群體意義」,他又身體力行,有11年和家人〈夫婦二人和三名孩子〉往費城〈Philadelphia〉,與貴格會信徒〈約70人〉過群體生活。他指出群體
最常見有三種模式〈林國彬:真群體:時代論壇,2022.6.19,頁4-5〉
1.心理治療型的群體模式〈therapeutic model of community〉強調群體就等於親密〈intimacy〉。透過親密的關係,我們坦誠分享內在的感受,互相認識,彼此接納,彼此相愛。這個模式有很多好處,也是我們想起群體時最常想到的模式。
2.公民型的群體模式〈civic model of community〉差不多與心理治療型相反。它探索一群陌生人可以如何一起生活。這個模式之內,不同人互不親密;但會學習怎樣在同一土地上分享資源。大家努力排解紛爭,解決問題。
3.市場型的群體模式〈marketing model of community〉強調提升產品的質素,搞好與顧客的關係,不可以得罪「顧客」,講求交代和問責。林國彬牧師發現:在今天經濟至上的時代,教會生活很容易沾染「消費主義」,以致於「市場型的群體模式」主導著我們。我們要謹慎!(太24:4)上述三種模式各有優點和缺點。而帕爾默對群體的看法有別於以上三種模式。他設計了一個塑造教師靈命的計劃,透過退修營,建立「信任圈」〈circle of trust〉的群體。「信任圈」只有一個目的:在人與人之間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邀請「真我」的呈現。所謂「真我」,就是貴格會所講的內在的光〈inner light〉。
我們在教會生活--敬拜上帝,學習真理,彼此相交。我們有沒有真誠待人?保羅說:「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3-5)「虛榮」是無意義的。人與人之間相處,在於「謙卑」。這是自我中心的「解藥」。
上帝恩言:「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 」(加拉太書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