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AI

陳天鳳姑娘
2023年8月20日

AI (人工智能)的年代早已到了。據說1956年,人工智能已經被確立為一門學科。去年推出的ChatGDP (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是OpenAI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更是掀起很多的討論。它可以在瞬息間回應詢問者的問題,並且提供爆炸性的資訊量,所以,引起學校甚至大學的憂慮,恐怕學生會以此幫助完成各樣的論文/功課。不少人也憂慮,自己的飯碗將會被打破,這倒是我們應該關懷的。
在網上的基督教報章,都回應「AI是否有可能取代傳道牧者,甚至上帝?」這個問題。六月,在德國巴伐利亞菲爾特鎮舉行了一場實驗性崇拜,屏幕上有虛擬化身的大鬍子聊天機器人,向參加者宣講信息,反應不錯。設計者是想幫助牧者縮短撰寫講章的過程,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個人牧養上。
就知識範疇、容量及運算的速度,傳道牧者既然是人,絕對有可能不及於機械人。只要不忽略美好的靈性及研讀聖經,借助AI的幫助預備講章,能夠更全面宣講聖經,也不是壞事。但是,在牧養信徒上,愛與關懷、情感交流、理解對方言下之意方面,我相信機械人未必可以勝任。另外,無論在生活、品格、事奉上,信徒都應該需要可以接觸到的榜樣。
至於AI能否代替上帝? 實際上,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不應單停留在知識層面上,也應建立在親密互動的關係與經驗上。例如,我們在禱告中與上帝的互動,生活上經驗的大小神蹟,上帝的引導等等,這不是機械人能夠給我們的。而且,AI也不能像上帝洞察一切的奧秘。
另外,AI不能代替的,是上帝群體內彼此的關係。基督教信仰,包括信徒個別跟上帝的關係,和信徒彼此的關係。當信徒體驗聖靈臨在於群體裏,並且共同經驗和實踐屬上帝群體存在的意義,這是美麗及有力的見證。現在,信徒群體生活最大挑戰是個人主義與消費主義,應該不是AI。
最後,AI/chatGDP也考驗信徒的辨認能力。例如香港教會普遍採取福音派的神學立場,跟自由神學的立場大有分別,也影響釋經結果。信徒需要有知識和能力,辨別AI所講的道和提供的知識,是否正統基督教所認同的。
上帝恩言:「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11)